在“苏超”这个接地气的赛场上,武进区湖塘镇“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意外“出圈”后,依旧在“烟火气”中散发“人情味”。
近日,“东哈·东北街边烧烤”迎来两位特殊的新员工——27岁的听力二级残疾人裴鑫和26岁的肢体三级残疾人蒋鹏飞。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开启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这一暖心举措,是我区“政企联动促就业”的生动实践,也为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梦想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早晨,在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店的穿串间,26岁的蒋鹏飞正跟着师傅学习穿鸭舌串。虽然是首日上岗,但他的动作却利落。“我腿脚行动不便,可有手工活的经验,之后每天穿1000串不成问题,不会比别人慢!”蒋鹏飞之前在武进区残联接受过岗前培训,对这份工作信心满满。
在他旁边,27岁的裴鑫也在用手语跟师傅交流,努力学习穿串的技巧。“我很开心,这里的气氛很好,对我们也比较耐心。”裴鑫拿着店里提前准备的纸笔写下了这段话。
“我们是一家‘土味儿’烧烤店,我想大家在这里能享受到‘烟火气’,也能感受到‘人情味’。”烧烤店主张敬宇说,自己有家人残疾,所以更能理解这个群体的不易,对于残疾员工,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并且安排老员工耐心带教,保证同工同酬。
让残疾人找到更适配的岗位,增强经济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感,是助残工作的重要内容。
武进区残联一级主任科员蒋文军表示,今年以来,武进区残联在技能培训靶向施策方面,已经开展电子线束、短视频制作、AI赋能等职业培训5场,培训78人,新增实名制就业103人。为让残疾人与岗位匹配更加精准,举办多场“就业援助月”线上云招聘会,并联合爱心企业开展“送工入企”专场招聘会,设置文员、普工等适配岗位,已有7人达成就业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