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托养补贴难以全面覆盖康复训练费用的问题,为精准对接重度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需求,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近期,常州市残联组织并启动了“居家托养重残人员康复训练”项目。该项目首次将专业康复训练延伸至重度肢体残疾人家中,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帮扶。
专业团队上门 全方位评估奠定康复基础
项目启动后,由国家认证康复治疗师与持证社工组成的专业团队,来到因事故导致右下肢截肢的王阿姨家中,开展首次入户服务。团队严格遵循项目规范,聚焦“精准评估、科学规划”核心目标,全面推进服务工作。
一是功能评估细致入微。康复治疗师运用专业手法与便携设备,系统评估王阿姨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详细记录基线数据,为后续康复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康复计划初步成型。结合评估结果与王阿姨身体状况,团队明确了增强左侧肢体肌力、缓解疼痛、借助辅具开展步行训练等核心康复方向,为个性化训练计划奠定基础。
三是家庭环境与支持调研。团队实地查看居家环境安全性,深入了解家属照护能力及面临的困难,同步沟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需求,介绍项目涵盖的心理辅导、个案管理及残联资源转介等配套服务,为后续家庭康复指导筑牢基础。
专业服务获认可 暖心帮扶赢信任
首次60分钟的入户服务中,康复治疗师操作规范严谨,社工沟通清晰高效,专业素养与细致态度得到王阿姨及家属的高度肯定。家属表示:“第一次上门就把身体情况评估得很全面,还指导了居家训练方法,感谢市残联推出这么实在的项目,让我们心里有了底。”王阿姨也对康复指导与后续计划表达了积极配合的意愿。
持续深化服务 让康复之光照亮更多家庭
“居家托养重残人员开展康复训练”项目的推进,是市残联聚焦特殊群体急难愁盼、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的具体实践,本次服务对象共16人,服务期6个月,最终康复效果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评估。下一步,市残联将建立健全康复效果跟踪机制,确保训练方向贴合残疾人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