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常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科于4月21日至25日组织开展了“绿色星球 你我共守”环保主题周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多元化的康复课程体系,引导特殊儿童深入探索地球生态之美,通过艺术创作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对地球的深情厚意,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黏土塑地球:指尖传递环保理念
在美工课程《我们的地球》中,康复教师通过纪录片、图片对比,向孩子们展示地球的美丽与脆弱。孩子们以蓝色黏土勾勒海洋的壮阔,以绿色黏土拼接陆地的广袤,再添上动植物元素,于动手实践中感悟海陆相依、生态和谐的奥秘。智力障碍青少年成成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后,主动表示:“要少用塑料袋,保护大海”。
创意服装秀:废旧材料变“新衣”
环保服装制作课上,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将报纸、塑料袋改造为时装。亲子携手共创佳作后,孩子们踏上环保T台,自信展现风采,废旧材料在巧手下重获新生,让“变废为宝”的绿色理念深深植根于心。孤独症儿童聪聪(化名)在展示环节大方走出“模特步”,获得全场掌声。
种子地球计划:生命教育融入自然
针对低龄幼儿,康复教师设计了《种子地球》手工课。孩子们将纸浆塑成地球模型,嵌入种子并绘制蓝绿纹路,通过每日浇水观察生命萌发。课程将科学认知与艺术表达结合,幼儿在感知“纸张变软”“种子生长”的过程中,萌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分类游戏:从认知到行动
社会适应课程中,康复教师以动画《脏脏垃圾怪》引入垃圾分类教学。孩子们通过分组竞赛,将卡片垃圾投入对应垃圾桶,在游戏中掌握分类知识。智力障碍儿童小慧(化名)课后主动提醒同伴:“电池要放红色垃圾桶!”
此外,中心还开展了“手掌印地球”集体绘画、环保购物袋制作等活动,优秀作品在走廊展示区形成“绿色画廊”。本次活动以“做中学”为核心,通过多感官体验帮助特殊儿童理解环保意义,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教育,助力孩子们成为地球的“绿色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