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带我们看电影,今天又一起出来踏青,特别开心!”肢残人士王大哥向帮他推轮椅的志愿者分享着内心的喜悦。近日,在爱心企业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新闸街道残联组织了40名残疾人开展“绿意相伴 心向新生”主题春日田园疗愈行动。活动以自然为媒、以协作为桥,既在五感疗愈中唤醒身心活力,更通过系统化支持为残疾人铺就自立之路。
田园协奏曲——五感疗愈的春日实践
团建互动,唤醒身体的律动。活动在“击鼓传花”的欢快节奏中拉开序幕。鼓点与欢笑声交织,迅速拉近了参与者之间的距离。随后的“真人飞行棋”和“圈圈套大鹅”环节,将肢体协调与策略思维融入游戏,智力障碍的小李在志愿者的鼓励下成功投中目标,赢得全场掌声。而在“飞镖赛场”,肢体残疾的老戴凭借稳定的发挥刷新了全场纪录,自信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位见证者。
舌尖疗愈:烟火气中的温情联结。中午,农家土鸡煲的香气弥漫营地。残疾人朋友们围坐一堂,品尝着就地取材的时令蔬菜和慢火炖煮的鸡汤。社工小丁观察到,平日沉默寡言的聋哑人小张主动为邻座盛汤,这一细微举动正是田园氛围催化社交能力的生动印证。午后“围炉煮茶”时光,茶香与春风相伴,大家分享着活动体验与生活趣事,心理距离在氤氲热气中悄然拉近。
破壁生长力——从疗愈到自立的进阶体系
技能赋能:构建“授渔式”就业生态链。近年来,新闸街道“美丽工坊”以“文化传承+市场驱动”为双核引擎,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立体化平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产品研发—技能培训—产销衔接”全链条服务体系。
社会融入:织就“有温度”的支持网络。“美丽工坊”突破单一技能培训框架,构建“心理调适—角色重塑—社会共生”的成长闭环,通过心灵驿站、老友家园,以社区活动为载体,帮助残疾人重建社交信心、促进代际共融、消解社会偏见。
创新样本:从“输血”到“造血”的范式革新。新闸街道以“美丽工坊”为支点,形成“服务精度、资源密度、影响广度”这一可复制的残疾人服务“三度模型”,推动本土模式走向全市。
此次田园疗愈行动,不仅是短暂的心灵休憩,更串联起“体验—技能—就业—价值”的完整链条。正如新闸街道残联负责人所言:“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残疾人的‘被关怀’,更是他们‘被需要’的社会角色重塑。”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美丽工坊”品牌建设,让更多残疾人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滋养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自立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