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婴儿的唠叨改变了父母对婴儿说话的方式,这表明婴儿正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环境。
康奈尔大学的早年行为分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成年人在回应婴儿的唠叨时,会无意识地改变他们的言语,使其包含更少的独特词汇、更短的句子和更多的单字回复。
在这项研究中,30对母婴连续两天去实验室的游戏空间玩30分钟。9个月和10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自由地在环境中漫步,环境中充满了玩具、玩具盒和动物海报。孩子们穿着工作服,带着隐藏的无线话筒记录他们的讲话,并且还有三个遥控数码摄像机录像。
研究人员观察了父母的词汇量和语法,并计算了婴儿从第一天到第二天的声音成熟度变化。他们发现,母亲通过使用更少独特单词和更短话语的简化语言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的婴儿,在第二天学习新的语言的速度更快。
该研究的作者、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迈克尔·戈尔茨坦指出,这项研究在培养婴儿在塑造自己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干预来提高部分儿童的学习水平,应该鼓励人们对婴儿的唠叨作出反应。这是有意义的,因为孩子们通过唠叨获得周围成年人的信息,这是一种社会催化剂。
适度的语言刺激
语言刺激要尽早开始。不要等到孩子学说话时才开始进行语言刺激,要提前进行,给孩子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婴儿还没有出生前,就要有意识的和胎儿进行交流。在婴儿出生后,妈妈要每天坚持给婴儿说话,优美的、有韵律的语可以刺激语言中枢神经,促进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所以妈妈在跟新生儿说话时,语音要轻柔,语速要放慢,还可以伴着优美的旋律。比如:妈妈可以给宝宝轻轻地唱儿歌;给孩子读诗歌,《三字经》等等。但是,妈妈一定要把握度,语言刺激不能过于频繁,时间不已过长,否则会早场孩子大脑和神经的疲惫,结果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全语言的日常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当爸妈喂宝宝吃饭、为他提供生活照料的时候,或是带着宝宝外出时,都是和宝宝进行口头言语交流的绝佳机会。爸爸妈妈们可以将此时此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跟宝宝说话,创设全语言的交流环境。如换尿布时,可以说:“宝宝屁屁脏,妈妈换尿布,‘哒,哒’两下,贴上小粘条,尿布换好了,宝宝真高兴!“;在为宝宝喝水时,可以说:“喝水水。”;特别是带着宝宝外出时,沿途所见所闻,均可作为与宝宝谈话的内容。
学会怎样说话
父母在于宝宝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语调和拟声叠词。宝宝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对不同的语调的感觉是不同的。父母们要用语调较高的声音和宝宝们交流。升调用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降调用来安慰或唤起宝宝的积极情绪。父母和宝宝讲话时,多用宝宝喜欢听的拟声和叠词。比如:“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宝宝听后会很开心,然后自然就模仿了。
做游戏
宝宝们天生就喜欢游戏,在游戏互动中,宝宝们能学到不少东西呢。爸爸妈妈们,在生活中要经常和宝宝一起玩游戏,制造欢乐氛围。比如,摸鼻子游戏,你和宝宝面对面坐好,让他看着你。你说身体的某一部位,让宝宝指出来。你问他:“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宝宝会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让宝宝按照你的语言提示,指自己的身体部位。宝宝们在这种有组织的游戏中,自然能快乐的习得语言。
训练手势
据科学家研究,婴儿会用食指指物的时间越早,就越早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开口说话。宝宝们在8到10个月已经会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用手指触摸一个物体,引起人们的注意,希望人们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妈妈可以先自己示范用手指宝宝的照片啊,墙上的挂图啊,边指边说,然后拉宝宝手指。训练多次,宝宝就能学会拉!当宝宝直到某一物品时,妈妈要说出该物品的名称,降低语速,多说几次,发展宝宝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