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钟楼区:指尖触碰千年非遗,童心编织锦绣华章
发布日期:2025-11-17

11月15日下午,荷花池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融“文物课堂”与“非遗手作”于一体的深度文化体验活动,带领20名社区青少年儿童、困境儿童等完成了一场从“仰望国宝”到“亲手创造”的奇妙旅程。

活动在一声声惊叹中开始。“老师,这个小小的冰箱贴,我在故宫见过它的‘真身’!”课堂上,老师带来的各式博物馆文创冰箱贴,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这些从各地淘来的小物件,成了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老师以这些冰箱贴为引子,讲述了背后文物的传奇:从青铜器的庄重威严,到景德镇瓷器的清雅温润,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工艺美学与文化内涵被娓娓道来。孩子们不仅认真聆听,更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博物馆见闻,在问答与讨论中,遥远的历史变得可亲可感。

了解了文物历史之后,孩子们化身成文创设计师,将印有传统纹样的精美宋锦碎片,细心绷在各种形状的木框里,再配上莹润的珍珠、精美的苗银小件,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冰箱贴。

而“漆扇制作”则让孩子们体验了另一种流动的、不可复制的东方美学。孩子们将喜爱的大漆颜色滴入水中,看着它们水面交融、晕散,形成如宋锦纹路般变幻莫测的图案,再将素白扇面缓缓浸入、旋转、提起……每一把扇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看,我这个羊角上长了珍珠“我这个窗户外面是一座宝塔。”“这个黄色的像不像太阳?”“看我这个,像一条金色河。”展示环节,孩子们开心地举着自己的宋锦冰箱贴和漆扇,脸上洋溢着创造的快乐与自豪。

本次活动通过“文创鉴赏—文物溯源—非遗创作”,成功地将中华传统知识变成一场美学实践。孩子们不仅用耳朵聆听了历史,更用双手触碰了非遗材料的温度,用创意完成了一场与千年文明的对话。荷花池社区通过这样创新性的文化服务,真正让沉淀于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在孩子们的指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主办单位: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光华路2号

单位联系电话:0519-89966011   网站地图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只处理网站问题。)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8

苏ICP备05003616号-2